MK体育-李昕谈女篮,万事万物都有起伏,要既能接纳高峰,也能面对低谷

admin 赛事服务

在刚刚结束的一场国际热身赛中,中国女篮以一场艰难的比赛结束了近期海外拉练的征程,赛后,球队主教练李昕接受了记者的专访,面对镜头,她语气平和却掷地有声地分享了自己的思考:“万事万物都有起伏,我们要既能接纳高峰,也能面对低谷。”

这句话,不仅是对近期比赛结果的回应,更是对中国女篮乃至整个体育精神的深刻诠释。

高峰与低谷:女篮的周期律动

回顾中国女篮的发展历程,起伏是常态,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辉煌,到新世纪初的低迷,再到近年来新一代球员的崛起,队伍始终在波动中前行,李昕指导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。

“没有一支队伍能永远站在顶峰,就像月亮有圆有缺,季节有更替一样。”她说道,“我们曾经在亚洲杯、世界杯的舞台上打出令人振奋的表现,那是全队努力、体系成熟、状态在线的结果,但同样,我们也会遇到新老交替、伤病困扰、战术被对手研究透的时刻,这时成绩出现波动,再正常不过。”

近半年,中国女篮的确面临一些挑战,部分主力球员受到伤病影响,海外作战适应期较长,一些年轻队员尚未完全融入国际比赛的强度,热身赛有胜有负,外界也开始出现一些质疑的声音。

但李昕看来,这恰恰是队伍成长必经的阶段。“高峰时,我们收获鲜花与掌声,但不能迷失;低谷时,我们听到批评与质疑,但不能慌乱,重要的是保持清醒,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,该往哪里努力。”

接纳高峰:荣誉背后的冷静

2022年世界杯,中国女篮夺得亚军,追平历史最佳成绩,那一刻,举国欢腾,女篮姑娘们成为全民偶像,但李昕和教练组在喜悦之余,更多地是在思考如何“守住”这份荣耀。

李昕谈女篮,万事万物都有起伏,要既能接纳高峰,也能面对低谷

“高峰时的危险,往往比低谷更大。”李昕坦言,“成绩好了,容易自满,容易放松要求,容易忽视细节,但我们从回国第一天起就在强调,奖杯已经过去,下一场比赛从零开始。”

李昕谈女篮,万事万物都有起伏,要既能接纳高峰,也能面对低谷

为此,教练组在训练中刻意加大了难度,引入更多男陪练模拟高强度对抗,也在战术设计上不断寻求突破。“我们要让自己不舒服,才能进步。”

李昕尤其注重球员的心理建设。“外界把你捧得越高,你越要知道自己是谁,篮球是团队运动,成绩是过去的,未来还需要一分一分去拼。”

面对低谷:挫折之中的信念

相比高峰时的谨慎,面对低谷时的坚韧更为考验一支队伍的底蕴,近期几场失利,暴露了球队在防守连续性、篮板保护以及关键分处理上的一些问题。

李昕没有回避这些问题。“输球不是坏事,它能让我们看清楚哪里做得不够,比如我们的防守轮转速度不够快,对某些重点人的限制不到位,这些都需要通过训练去解决。”

但她坚决反对因为短期成绩波动而否定队伍的整体努力。“低谷不是失败,而是调整和蓄力的机会,年轻队员需要时间成长,老队员需要时间恢复,战术需要时间磨合,这时候,信心比黄金更重要。”

她特别提到了老将们的榜样作用。“像邵婷、孙梦然这些老队员,都经历过队伍的高峰和低谷,她们现在做得最多的,不是抱怨,而是带着年轻球员加练,看录像分析细节,在更衣室里鼓励大家,这种传承,才是队伍最大的财富。”

万事万物皆有起伏:体育与人生的共通哲学

李昕将篮球的起伏规律,延伸到了更广阔的人生层面。“其实何止是篮球,万事万物都有起伏,经济有周期,自然有四季,人生有顺境逆境,体育教会我们的,其实就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:顺时不骄,逆时不馁。”

她认为,这种价值观对年轻球员的成长尤为重要。“现在这些姑娘,二十出头,未来的人生路还很长,她们通过篮球学到的,不只是技术和战术,更是如何面对成功与失败,这会让她们受益终身。”

这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一脉相承。“‘胜不骄,败不馁’、‘滴水穿石’这些老话,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,我们要尊重规律,接纳过程,专注努力,看淡结果。”

展望未来:脚踏实地,放眼长远

对于接下来的奥运资格赛和更远期的巴黎奥运会,李昕表示队伍不会设定具体的成绩目标,而是更关注过程的改进。

“我们现在要做的,是一场一场打,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,把防守强度提上来,把篮板球拼下来,把配合练得更流畅,结果自然水到渠成。”

她也呼吁球迷和媒体给予队伍更多耐心和支持。“球迷们的期待是我们最大的动力,但我们也希望大家能理性看待胜负,队伍在努力,在调整,我们需要的是信任和时间。”

正如李昕所说,高峰与低谷皆是常态,中国女篮正在经历的,正是一段宝贵的成长过程,而她们所展现出的冷静与坚韧,恰恰是体育精神最动人的部分。

万事万物都有起伏,唯有接纳其全部,才能行稳致远,中国女篮的故事,还在继续。

0 5

留言0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